前 後 向安裝與 CRS 織帶張力對於兒童安全座椅之安全性分析 · 2018. 2. 27. ·...

7
中華民國第二十二屆車輛工程學術研討會,國立台北科技大學車輛工程系,台北,2017 11 24 The 22 nd National Conference on Vehicle Engineering, 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of Technology, Taipei, Taiwan. Nov. 24, 2017, F31 -------------------------------------------------------------------------------------------------------------------------------------------------------------------------------------- 1 ()向安裝與 CRS 織帶張力對於兒童安全座椅之安全性分析 郭晉誠,邱麒勳,詹英敏,黃秀棓 車輛研究測試中心 E-mail: [email protected] 摘要 本研究探討一般使用者在使用兒童保護裝置 Child Restraint System,以下簡稱 CRS,俗稱兒童安 全座椅)安置兒童時,因未瞭解及未正確地安裝 CRS故當遭受撞擊時是否會因此降低其安全性?本研究以 9 個月之小孩人偶模擬乘坐之兒童,利用加速型動態衝擊 測試設備進行一系列之動態測試。選用由 ISOFIX 固定 CRS,探討前向安裝、後向安裝與 CRS 織帶張力之 鬆緊,影響人偶在衝擊時之頭部、胸部傷害與頭部位移。 關鍵詞 :兒童保護裝置、兒童安全座椅、動態衝擊測試。 1. 前言 開車幾乎是現代人每天必要的生活方式。根據 NHTSA 2015 年資料統計[1] ,交通事故造成 9 歲以下兒 童的致死率為 3.4 % 5 歲以下兒童的致死率為 5.1 %5 歲以下包含頸椎尚未發育完全且身體脆弱的小嬰 兒,其發生交通事故時之死亡率較高。交通事故不外乎 車輛碰撞,碰撞發生時,只靠車上安全帶並無法將兒童 有效束縛,兒童乘坐汽車必須使用 CRS未能有效提供兒童保護之原因分析,如圖 1 所示。 許多家長安裝 CRS 方法不正確:車用安全帶繞法錯誤、 前向安裝與後向安裝之混淆、本體織帶太鬆等,皆會 影響 CRS 對於兒童之保護。 歐盟為 CRS 制定許多規定: ECE R44[2]規定 9 公斤 (大約 9 個月)以上兒童可以使用前向安裝之 CRS。在 2013 年新的標準 ECE R129[3],也稱為”i-Size”,卻規 15 個月以上兒童才可以使用前向安裝之 CRS R129 標準將前向安裝使用年齡延後到 15 個月,主要目的是 保護 15 個月以下兒童脆弱的頸椎。 不同年齡或體重的兒童對應不同規格的 CRS,並 有相對的安裝方式[4]。市面上有些 CRS,可以針對不 同體重的兒童,其安裝方式可以兼具前向與後向設定。 頸椎尚未發育完全之兒童,當使用前向安裝的 CRS 受到衝擊時,因慣性造成頭部甩動的力量將對頸部及頭 部造成較大的傷害。而使用後向安裝的 CRS,當發生 碰撞時,是以整個椅背來支撐兒童,能量會由面積較大 的軀幹來分擔,減少頭頸部的受力以降低傷害。美國 PMC 資料提到[5],前面衝擊時,使用前向安裝之安全 座椅相對於後向安裝,小孩所受的傷害較嚴重。 基於市面上新車座椅大部份配有 ISOFIX 固定裝 置,本研究選用坊間通過 CNS 11497 國家標準[6]認可 CRS,兼具前向與後向安裝功能,適用於 04 歲之 兒童乘坐,對應重量為出生嬰兒~18 公斤以下兒童使 用,固定方式為 ISOFIX。測試人偶使用 P3/4,其可適 用該 CRS 之後向安裝和前向安裝,以便討論前向與後 向安裝之不同,並對應不同 CRS 本體織帶鬆緊之傷害 與位移分析。 1 未能有效提供兒童保護之原因分析 2. 研究設備 2.1 動態衝擊測試設備 測試所使用之動態衝擊測試設備為 SESA ServoSled 加速型模擬碰撞試驗機,位於 ARTC 實車碰 撞實驗室內,CRS 動態衝擊測試時之架設方式,如圖 2 所示。另有搭配動態衝擊測試所使用的輔助系統: 偶、感測器、資料擷取系統及高速攝影系統等2 CRS 動態衝擊測試設定

Transcript of 前 後 向安裝與 CRS 織帶張力對於兒童安全座椅之安全性分析 · 2018. 2. 27. ·...

  • 中華民國第二十二屆車輛工程學術研討會,國立台北科技大學車輛工程系,台北,2017 年 11 月 24 日The 22nd National Conference on Vehicle Engineering, 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aipei, Taiwan. Nov. 24, 2017, F–31--------------------------------------------------------------------------------------------------------------------------------------------------------------------------------------

    1

    前(後)向安裝與 CRS 織帶張力對於兒童安全座椅之安全性分析

    郭晉誠,邱麒勳,詹英敏,黃秀棓車輛研究測試中心

    E-mail: [email protected]

    摘要

    本研究探討一般使用者在使用兒童保護裝置

    (Child Restraint System,以下簡稱 CRS,俗稱兒童安全座椅)安置兒童時,因未瞭解及未正確地安裝 CRS,故當遭受撞擊時是否會因此降低其安全性?本研究以 9個月之小孩人偶模擬乘坐之兒童,利用加速型動態衝擊

    測試設備進行一系列之動態測試。選用由 ISOFIX 固定之 CRS,探討前向安裝、後向安裝與 CRS 織帶張力之鬆緊,影響人偶在衝擊時之頭部、胸部傷害與頭部位移。

    關鍵詞:兒童保護裝置、兒童安全座椅、動態衝擊測試。

    1. 前言 開車幾乎是現代人每天必要的生活方式。根據NHTSA 2015 年資料統計[1],交通事故造成 9 歲以下兒童的致死率為 3.4 %,5 歲以下兒童的致死率為 5.1 %,5 歲以下包含頸椎尚未發育完全且身體脆弱的小嬰兒,其發生交通事故時之死亡率較高。交通事故不外乎

    車輛碰撞,碰撞發生時,只靠車上安全帶並無法將兒童

    有效束縛,兒童乘坐汽車必須使用 CRS。 未能有效提供兒童保護之原因分析,如圖 1 所示。許多家長安裝 CRS 方法不正確:車用安全帶繞法錯誤、前向安裝與後向安裝之混淆、本體織帶太鬆…等,皆會影響 CRS 對於兒童之保護。 歐盟為CRS制定許多規定: ECE R44[2]規定 9公斤(大約 9 個月)以上兒童可以使用前向安裝之 CRS。在2013 年新的標準 ECE R129[3],也稱為”i-Size”,卻規定 15 個月以上兒童才可以使用前向安裝之 CRS。R129標準將前向安裝使用年齡延後到 15 個月,主要目的是保護 15 個月以下兒童脆弱的頸椎。 不同年齡或體重的兒童對應不同規格的 CRS,並有相對的安裝方式[4]。市面上有些 CRS,可以針對不同體重的兒童,其安裝方式可以兼具前向與後向設定。

    頸椎尚未發育完全之兒童,當使用前向安裝的 CRS 遭受到衝擊時,因慣性造成頭部甩動的力量將對頸部及頭

    部造成較大的傷害。而使用後向安裝的 CRS,當發生碰撞時,是以整個椅背來支撐兒童,能量會由面積較大

    的軀幹來分擔,減少頭頸部的受力以降低傷害。美國

    PMC 資料提到[5],前面衝擊時,使用前向安裝之安全座椅相對於後向安裝,小孩所受的傷害較嚴重。

    基於市面上新車座椅大部份配有 ISOFIX 固定裝置,本研究選用坊間通過 CNS 11497 國家標準[6]認可

    之 CRS,兼具前向與後向安裝功能,適用於 0〜4 歲之兒童乘坐,對應重量為出生嬰兒~18 公斤以下兒童使用,固定方式為 ISOFIX。測試人偶使用 P3/4,其可適用該 CRS 之後向安裝和前向安裝,以便討論前向與後向安裝之不同,並對應不同 CRS 本體織帶鬆緊之傷害與位移分析。

    圖 1 未能有效提供兒童保護之原因分析

    2. 研究設備2.1 動態衝擊測試設備

    測 試 所使 用之 動 態衝擊 測 試設 備為 SESA ServoSled 加速型模擬碰撞試驗機,位於 ARTC 實車碰撞實驗室內,CRS 動態衝擊測試時之架設方式,如圖 2所示。另有搭配動態衝擊測試所使用的輔助系統:人偶、感測器、資料擷取系統及高速攝影系統等…。

    圖 2 CRS 動態衝擊測試設定

  • 中華民國第二十二屆車輛工程學術研討會,國立台北科技大學車輛工程系,台北,2017 年 11 月 24 日The 22nd National Conference on Vehicle Engineering, 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aipei, Taiwan. Nov. 24, 2017, F–31--------------------------------------------------------------------------------------------------------------------------------------------------------------------------------------

    2

    2.2 人偶、感測器及資料擷取系統本研究使用 TNO P3/4 (9 個月)小孩人偶,並透過

    小孩人偶所裝配的感測器進行訊號擷取,以利後續的分

    析比對。所使用之感測器分別為頭部及胸部三軸加速規

    (Endevco 7264),以分析 9 個月小孩人偶之運動狀況。量測裝置之裝配位置及頻率特性符合 CNS 13060,頭部重心位置之頻率級 1000 Hz (CFC 1000),在胸部重心位置之頻率級 180 Hz (CFC 180)。動態衝擊測試設備則裝置單軸加速規,量測衝擊加速度,其頻率級為 60 Hz (CFC 60)。張力計之頻率級亦為 60 Hz (CFC 60) 。

    感測器所使用之資料擷取設備為 32 頻道之KYOWA DIS-3000B,依據 SAE J211-1[7]之規範使用DIAdem 軟體進行訊號後處理。

    2.3 高速攝影系統在動態衝擊之高速運動下,藉由高速攝影機所拍攝

    之高速影像,可輔助分析各測試條件下 9 個月小孩人偶之運動行為。本研究在地面(Off-board)架設 NAC HX-5高速攝影系統,以每秒 1,000畫面之拍攝速度進行拍攝。

    3. 試驗條件3.1 測試規範

    本研究以經濟部標檢局之 CNS 標準-CNS 11497汽車用兒童保護裝置之動態衝擊波形,如圖 3 所示。

    圖 3 測試台車加速度波形規範

    3.2 測試設定本研究測試方式為前面衝擊,以車行方向為前方,

    模擬車輛行駛時發生前面碰撞,如圖 4 所示。本研究以CRS 安裝方向與 CRS 之織帶張力作為本實驗之操縱變因,CRS 安裝方向可分為前向安裝與後向安裝,如圖 5所示。CRS 織帶張力以一般家長實際安裝來區分,CRS織帶狀態在安裝後可分為:鬆弛、平貼與緊繃,對應之CRS 織帶張力為 5 N、20N 與 250N,實驗設計如表 1所示,實驗規劃如表 2 所示;其它參數如 CRS 傾斜段位、小孩人偶、人偶乘坐姿態、支撐腳長度及肩帶段

    等…,則固定不變。

    圖 4 衝擊方向示意圖

    圖 5 前向與後向安裝設定示意圖

    表 1 實驗設計表

    實驗因子 水準一 水準二 水準三

    CRS 安裝方向 前向 後向 -

    CRS 織帶張力 5 N(鬆弛) 20 N(平貼) 250 N(緊繃)註:250 N 為 CNS11497 標準規定之 CRS 織帶張力設定值。

    表 2 實驗規劃表

    NO 編號 CRS 安裝方向 CRS 織帶張力

    1 F5 前向(F) 5 N(5)

    2 F20 前向(F) 20 N(20)

    3 F250 前向(F) 250 N(250)

    4 R5 後向(R) 5 N(5)

    5 R20 後向(R) 20 N(20)

    6 R250 後向(R) 250 N(250)

  • 中華民國第二十二屆車輛工程學術研討會,國立台北科技大學車輛工程系,台北,2017 年 11 月 24 日The 22nd National Conference on Vehicle Engineering, 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aipei, Taiwan. Nov. 24, 2017, F–31--------------------------------------------------------------------------------------------------------------------------------------------------------------------------------------

    3

    4.人偶之頭部傷害指數頭部傷害指數(Head Injury Criteria,HIC) [6]:一

    般頭部傷害形式可分為兩類:

    4.1 直接效應頭部直接撞擊或碰觸硬物造成傷害。物理現象來

    說,會產生較大之線性加速度。以本研究為例,其碰觸

    物體為測試用標準座椅。

    4.2 間接效應頭部突然移動,因為慣性改變會造成傷害。其係

    因身體重心的運動方向改變,再經由頸關節傳遞至頭部

    造成較大之角加速度所致。其計算式如下。

    1m12

    2

    112

    5.2 t

    tttadt

    ttaxHIC

    (1)

    其中, a為頭部重心 x、y、z 方向之合成加速度;

    1t 、 2t 為紀錄開始至結束之任意 2 時間點,而 HIC 值即為此時間間距內,上述計算式之最大值,一般使用之

    HIC 時間為 36 毫秒,此時間可獲得較適當的頭部加速度相對頭部傷害的 HIC 值。

    5. 結果與討論5.1 動態衝擊加速度波形

    將 6 次測試所得之台車加速度波形重疊比對,本研究中各次測試之台車加速度波形,如圖 6 所示。可見各測試之波形趨勢皆相同、差異不大,說明台車加速度波

    形在良好之控制下,提供穩定的測試條件。

    圖 6 台車加速度波形圖

    5.2 頭部感測器本研究設定頭部感測器方向,如圖 7 所示,不同條

    件對應不同軸向之加速度圖,X 軸如圖 8 所示,Y 軸如圖 9 所示,Z 軸如圖 10 所示。不同測試條件所量測之胸部最大合成加速度,如圖 11 所示。

    圖 7 頭部感測器方向示意圖

    圖 8 頭部感測器 Ax 方向波形圖

    圖 9 頭部感測器 Ay 方向波形圖

    圖 10 頭部感測器 Az 方向波形圖

  • 中華民國第二十二屆車輛工程學術研討會,國立台北科技大學車輛工程系,台北,2017 年 11 月 24 日The 22nd National Conference on Vehicle Engineering, 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aipei, Taiwan. Nov. 24, 2017, F–31--------------------------------------------------------------------------------------------------------------------------------------------------------------------------------------

    4

    圖 11 頭部合成加速度比較圖

    頭部合成最大加速度之比較,如圖 12 所示。前向安裝時,當織帶張力由 5 N 提高至 20 N 時,頭部合成最大加速度由 71.3 g 降為 62.3 g(降低 12.6 %);而張力再提高至 250 N 時,頭部合成最大加速度降為 54.0 g(比原本 71.3 g 降低 24.3 %)。 後向安裝時,當織帶張力由 5 N 提高至 20 N 時,頭部合成最大加速度由 48.0 g 升為 51.0 g(升高 6.3 %);而張力再提高至 250 N 時,頭部合成最大加速度沒有變化。

    綜合以上可得知:前向安裝時,織帶張力越大,頭部加速度越小。後向安裝時,織帶張力對於頭部加速度

    影響不明顯。比較前向與後向安裝,後向安裝對應之頭

    部加速度較小。

    圖 12 頭部合成最大加速度比較圖

    5.3 頭部傷害指數 不同測試條件下人偶所受之頭部傷害指數(Head Injury Criterion,HIC),如圖 13 所示。前向安裝時,當織帶張力由 5 N 提高至 20 N 時,頭部傷害指數由 542.2降為 485.6(降低 10.4 %);當織帶張力再提高至 250 N時,頭部傷害指數降為420.4(比原來 542.2降低22.5 %)。 後向安裝時,當織帶張力由 5 N 提高至 20 N 時,頭部傷害指數由 316.0 降為 314.0(降低 0.6 %);當織帶張力再提高至 250 N 時,頭部傷害指數降為 299.1(比原來 316.0 降低 5.3 %)。

    綜合以上可得知:前向安裝時,織帶張力越大,頭部傷害指數越小。後向安裝時,織帶張力對於頭部傷害

    指數影響不明顯。比較前向與後向安裝,後向安裝對應

    之頭部傷害指數較小。

    圖 13 頭部傷害指數(HIC36)比較圖

    5.4 胸部感測器本研究設定胸部感測器方向,如圖 14 所示,不同

    條件對應不同軸向之加速度圖,X 軸如圖 15 所示,Y軸如圖 16 所示,Z 軸如圖 17 所示。不同測試條件所量測之胸部最大合成加速度,如圖 18 所示。

    圖 14 胸部感測器方向示意圖

    圖 15 胸部感測器 Ax 方向波形圖

  • 中華民國第二十二屆車輛工程學術研討會,國立台北科技大學車輛工程系,台北,2017 年 11 月 24 日The 22nd National Conference on Vehicle Engineering, 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aipei, Taiwan. Nov. 24, 2017, F–31--------------------------------------------------------------------------------------------------------------------------------------------------------------------------------------

    5

    圖 16 胸部感測器 Ay 方向波形圖

    圖 17 胸部感測器 Az 方向波形圖

    圖 18 胸部合成加速度比較圖

    胸部合成最大加速度比較如圖 19 所示,前向安裝時,當織帶張力由 5 N 提高至 20 N 時,胸部合成最大加速度由 56.2 g 降為 40.9 g(降低 27.2 %);而張力再提高至 250 N 時,胸部合成最大加速度降為 39.0 g(比原來 56.2 g 降低 30.6 %)。 後向安裝時,當織帶張力由 5 N 提高至 20 N 時,胸部合成最大加速度由 40.7 g 降為 40.5 g(降低 0.5 %);而張力再提高至 250 N 時,胸部合成最大加速度降為39.8 g(比原來 40.7 g 降低 2.2 %)。 綜合以上可得知:前向安裝時,織帶張力越大,胸部加速度越小。後向安裝時,織帶張力對於胸部加速度

    影響不明顯。比較前向與後向安裝,織帶張力同為 5 N時,後向安裝對應之胸部加速度較小。

    圖 19 胸部合成最大加速度比較圖

    5.5 頭部位移衝擊瞬間由於慣性原理,人偶會持續往前位移,

    經由 CRS 織帶束縛人偶使頭部無法再向前位移。綜合不同條件動態衝擊影像之最大位移量比較圖,如圖 20所示,此為前向安裝衝擊時之人偶最大位移。左側圖為

    原始狀態(T=0 ms),右側圖為頭部向前最大位移狀態。前向安裝時,當織帶張力為 5 N(F5)時,頭部最大

    位移量為 400 mm (T=98 ms);織帶張力為 50 N(F20)時,頭部最大位移量為 359 mm (T=94 ms);織帶張力為 250 N(F250) 時,頭部最大位移量為 337 mm(T=98 ms)。不同張力對應頭部最大位移比較如圖 21 所示,可得知:織帶張力越大,人偶於動態過程中最大頭部位移量有減少之趨勢。

    後向安裝時, CRS 椅背可提供人偶頭部支撐,故不進行位移評估。

  • 中華民國第二十二屆車輛工程學術研討會,國立台北科技大學車輛工程系,台北,2017 年 11 月 24 日The 22nd National Conference on Vehicle Engineering, 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aipei, Taiwan. Nov. 24, 2017, F–31--------------------------------------------------------------------------------------------------------------------------------------------------------------------------------------

    6

    圖 20 前向頭部最大位移量示意圖

    圖 21 前向頭部最大位移比較圖

    6. 結論 本研究以安裝方向與本體織帶張力作為本實驗之操縱變因。根據本研究所設定之參數,前向安裝之實驗

    結果彙整如表 3 所示,後向安裝之實驗結果彙整如表 4所示。前向實驗結果比較圖如圖 22 所示,後向實驗結果比較圖如圖 23 所示。

    表 3 前向安裝實驗結果彙整表F5 F20 F250

    頭部合成

    加速度

    測試結果(g) 71.3 62.3 54.0

    改善率 0 % 12.6 % 24.3 %

    頭部傷害

    指數

    測試結果 542.2 485.6 420.4

    改善率 0 % 10.4 % 22.5 %

    胸部合成

    加速度

    測試結果(g) 56.2 40.9 39.0

    改善率 0 % 27.2 % 30.6 %

    頭部位移測試結果(mm) 400 359 337

    改善率 0 % 10.3 % 15.8 %

    註:改善率為針對 F5 之結果進行比較。底線為該項目最佳之結果。

    表 4 後向安裝實驗結果彙整表

    R5 R20 R250

    頭部合成

    加速度

    測試結果(g) 48.0 51.0 51.0

    改善率 0 % -6.3 % -6.3 %

    頭部傷害

    指數

    測試結果 316.0 314.0 299.1

    改善率 0 % 0.6 % 5.3 %

    胸部合成

    加速度

    測試結果(g) 40.7 40.5 39.8

    改善率 0 % 0.5 % 2.2 %

    註:改善率為針對 R5 之結果進行比較。底線為該項目最佳之結果。

    圖 22 前向安裝實驗結果比較圖

    圖 23 後向安裝實驗結果比較圖

  • 中華民國第二十二屆車輛工程學術研討會,國立台北科技大學車輛工程系,台北,2017 年 11 月 24 日The 22nd National Conference on Vehicle Engineering, 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aipei, Taiwan. Nov. 24, 2017, F–31--------------------------------------------------------------------------------------------------------------------------------------------------------------------------------------

    7

    綜觀上述之實驗結果統整如下:1. 對於人偶頭部傷害(頭部合成加速度)而言,前向安

    裝時,當織帶張力由 5 N 提高至 20 N 時,改善率為 12.6 %;當織帶張力由 20 N 提高至 250 N 時,改善率為由 12.6 %提高至 24.3 %。後向安裝時,織帶張力影響並不明顯。後向安裝時之頭部合成加

    速度低於前向安裝。

    2. 對於人偶頭部傷害(頭部傷害指數)而言,前向安裝時,當織帶張力由 5 N 提高至 20 N 時,改善率為10.4 %;當織帶張力由 20 N 提高至 250 N 時,改善率由 10.4 %提高至 22.5 %。後向安裝時,織帶張力影響並不明顯。後向安裝時之頭部傷害指數低

    於前向安裝。

    3. 對於人偶胸部傷害(胸部合成加速度)而言,前向安裝時,當織帶張力由 5 N 提高至 20 N 時,改善率為 27.2 %,當織帶張力由 20 N 提高至 250 N 時,改善率由 27.2 %提升至 30.6 %。後向安裝時,織帶張力影響並不明顯。織帶張力為 5 N 時,後向安裝時之胸部合成加速度低於前向安裝。

    4. 對於頭部位移而言,前向安裝時,當織帶張力由 5 N 提高至 20 N 時,改善率為 10.3 %,當織帶張力由 20 N 提高至 250 N 時,改善率由 10.3 %提升至15.8 %。

    7. 未來發展 民國 90 年以來,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就已經規定 12 歲以下兒童在搭乘小客車需使用 CRS。如今,一般民眾已建立兒童乘坐汽車時須使用 CRS 的觀念。但如何正確的安裝 CRS,才能提供兒童最佳的安全防護,卻是一般民眾較常忽略的問題。

    市面上 CRS 種類眾多且安裝方法都不同,若家長使用前未依使用手冊進行安裝,可能因 CRS 之設定條件不同,造成誤安裝或誤使用,反而降低了 CRS 提供予兒童之保護能力。

    目前台灣 CNS 11497 主要根據歐盟 ECE R44,而最新 ECE R129 不同於 ECE R44,可歸納以下幾點:1. R44 根據兒童體重來區分不同等級;R129 根據兒

    童身高或年齡來區分不同等級。

    2. R44 規定 9 個月以上兒童可以使用前向安裝之CRS;R129 強制規定 15 個月以下兒童必須使用後向安裝之 CRS。

    3. R44 規定 CRS 之固定方式可以是車用安全帶或ISOFIX;R129 規定固定方式只能是 ISOFIX。

    4. R44 測試包含前方衝擊與後方衝擊;i-size 測試包含前方衝擊、後方衝擊與側方衝擊,來確認 CRS是否有提供側方衝擊之保護能力。

    以上幾點是未來進一步研究可作延伸的部份。另

    外提供下列幾點參考,期望能再擴展 CRS 在各種不同之使用條件下,能獲得更安全之 CRS 安裝方法,以有效降低對兒童造成傷害的程度:

    1. 本研究選用之 9 個月小孩人偶,目前除安裝頭部及胸部三軸向之加速規外,未來仍可增加頸部荷重元

    感測器,以分析對於兒童頸椎之受力及傷害程度。

    2. 本研究針對前方衝擊,未來可增加後方衝擊及側方衝擊,以討論不同方向力量對兒童造成頸部、頭部

    與胸部的傷害分析。

    3. 本研究之 CRS 皆安裝於標準汽車座椅,進行前面衝擊測試,未來可嘗試增設車殼(含內裝飾板)、安全帶預負荷裝置、實車座椅等,甚至以實車進行相

    關碰撞測試,以獲取更擬真之實驗結果。

    8. 參考文獻[1] “Traffic Safety Facts 2015”, NHTSA-DOT HS

    812384, 2015.[2] “Uniform provisions concerning the approval of

    restraining devices for child occupants of power-driven vehicles(Child Restraint Systems)”, ECE R44, 2014.

    [3] “Uniform provisions concerning the approval of enhanced Child Restraint Systems used on board of motor vehicles (ECRS)”, ECE R129, 2013

    [4] “Car Seat by Child’s Age and Size”, https://www.safercar.gov/parents/CarSeats/Right-Seat-Age-And-Size-Recommendations.htm?view=full.

    [5]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2598309, “Car safety seats for children: rear facing for best protection”,

    [6] “ 經濟部標準檢驗局 - 車用兒童保護裝置 ”,CNS-11497, 2010.

    [7] “Instrumentation for Impact Test-Part 1-Electronic Instrumentation”, SAE J211-1,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