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 中考改革, 请拿起你的试管量杯来应战€¦ · 与学。郑老师也预测,中考的改革会给初 中阶段理化生三科的教学带去一些变 化。“新学年开始,这三个科组应该会更

Transcript
Page 1: 中考改革, 请拿起你的试管量杯来应战€¦ · 与学。郑老师也预测,中考的改革会给初 中阶段理化生三科的教学带去一些变 化。“新学年开始,这三个科组应该会更

EDUCATIONWEEKLY

01-04□编辑/赵海霞□视觉/苏连娇□校对/周淑梅

东莞时间网 www.timedg.com

2018年1月30日 星期二

课程 名师寒假公益开讲

东莞学堂“名师课堂”公益性课程系列活动在1月28日和29日两天开展,主要面向小学四至五年级以及初、高中各年级的在校学生。孩子们不需到学校,在家借助电脑、手机等终端就可以在网络上听课,领略名师的风采。根据统计,“名师课堂”两天32个课时,累积报名统计77581人,仅28日一天,上课参与人数为32017人。

市教育局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早在2014年,“名师课堂”首次尝试让优秀教师利用网络给全市孩子上课,2015年又开展了两次,反响均很不错,今年寒假,将是第四次开展该公益活动。为了不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名师课堂”大多是选在周末和寒暑假进行,通过这种方式形成对常规教学的有益补充,也为我市中小学生提供一条优质的学习途径。

据了解,这次活动每个学科的授课团队至少有3名教师,均是市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等骨干教师。在前期,授课教师团队已在市教育局教研员的指导下进行协作备课,保证课程质量。

内容 主题式教学落实学科素养

为了满足不同年龄学生的要求,“名师课堂”为不同的学段设计了不同的课程。其中,小学开设了安全教育、传统知识、传统工艺、英语和美术;初高中则包括了安全教育、自我管理、传统文化、心理调适、人工智能以及中学学科内容。

据介绍,作为“莞式慕课”的改革尝试,本次“名师课堂”设计的课程较短,为此老师们进行了主题式教学设计,课程内容围绕一个小主题展开,具有相对独立性、完整性和特色。例如小学英语和美术学科合作开展的英语剪纸课,学生在完成一个美术剪纸作品的情境中自然习得语言。另外,初中和高中数学对期末试卷进行了讲解,围绕学生学习的重点、难点,结合具体内容进行针对性讲解,通过优秀教师讲题,填补了学校一般期末试卷没有评讲时间的空白。而新高考改革“最难科目”高中物理则以牛顿第二定理、闭合电路欧姆定理、力电综合应用等物理重难点知识为视角,向同学们展示物理学科内涵,建构物理学科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记者还了解到,目前该活动以学生自愿参加为原则,不会给学生额外增加作业或者测试,但老师会在课堂上给孩子们一些拓展学习的建议,例如阅读书籍和可以使用的网络资源等。

在内容方面,郑老师指出,实验考试考的是操作规范,并非实验创新,学生拿高分可能是普遍情况。“《理化生实验操作》这一科目是以课本上的基本实验操作为考试内容,而操作的规范性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已经会去强调了。现在成为中考内容,老师和学生就会加强训练,

学生操作的规范性也会做得更好。再加上,市教育局还会提前公布题库,这样要拿高分,甚至满分是不难的。”郑老师说。

他还表示,虽然实验操作分值是21分,但笔试所占的分值更大,所以即使实验操作出现少许波动,影响也不会特别大。因此,他认为将实验操作独立出来考

试的目的更多是为了形成导向,提醒教师和学生,要加强初中理化生三科实验的教与学。郑老师也预测,中考的改革会给初中阶段理化生三科的教学带去一些变化。“新学年开始,这三个科组应该会更重视实验课的规划、设计,也许还会对陈旧设备进行清查更新等。”

为此,记者采访了在东莞某镇初中工作、拥有丰富教学经验的郑老师。作为资深生物教师,他从设备和内容两个方面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他表示,目前考试具体需要什么样

的条件还不清楚,如果真的需要新的实验设备,公立学校一定会进行完善,私立学校也许会稍微滞后。但实验操作纳入中考后,肯定会推动学校主动更新设备。于师生而言,这是一件好事。

对于家长代表所提出的疑问,郑老师则认为,不公平的现象应该不会存在,目前东莞各个镇街对教育的投入都相当到位,尤其是涉及到中考的事项,所以家长们可以不用过于担心。

改革将助推学校更新设备

考试重规范非创新 拿高分不难

观点

被分数禁锢的教育思维自上周以来,我市最受关注的教育新闻莫过于中考改

革。从征求意见稿和整个设想来看,此次改革最大的变动在于增强了对学生基本学科知识以外的其他技能的考查,既要求学生多方面发展,也鼓励学生在不同领域探索自己的专长。这种转变毫无疑问,是受到了高考改革和高校志愿录取方式更改的影响。也意味着,随着改革大幕的开启,只会埋头于书桌的孩子优势将不再像以前那般明显。

从人的培养来看,这样的改革方向给予了孩子更多机会,单一的应试教育有了缺口,是件好事。岂料,设想甫一推出,部分家长的第一反应却是:“这种改法不一定好,孩子和家长的压力只会更大。”在笔者的朋友圈中,还有亲朋好友表示很不安:

“完蛋了,以后真的要全面发展了。”这些评论虽是随手一写,却真切地说出了部分家长的心态

和矛盾之处——全面发展是好,但是真的要培养,家长累,孩子更加累;既然如此,还是宁愿孩子只读书,做个简单的小书童。

这其中固然有来自父母的爱子之心和怜惜之情,但同时也暗含着“分数为王”的陈旧教育思维。过去,分数是评判孩子唯一的标准。因此,勤奋苦读考好试成为了所有学生的唯一任务。“接受教育”这个过程被简化成了“拿高分数”。长久以往,家长和学生对自身的评判也变得单一起来:分数高意味着“孩子受到了好的教育”;分数低则意味着“孩子没什么用”。所有漂亮的花朵,都被定义成了一个颜色。

可是,人才的定义从来不仅看分数,教育的本质也不是这么狭窄。学科知识再重要,也只是教育的一部分,而在德育、美育、动手能力等方面有特长的人,同样可以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因此,近年来中考和高考都在尝试打破原来的套路,希望给予孩子更宽广的空间:学科知识掌握得好的孩子是尖子生,综合素质好的同样也可以是优等生。百花齐放,各有各美。

事实上,不仅考试在变,学校也早已在变。笔者拜访过不少学校,和很多老师孩子打过交道,发现在分数之外,大部分学校都在着力打造艺术品牌、特色运动项目;老师们也学会在课堂中引入更丰富的知识,给予孩子们更多实践的机会;而孩子们眼界更是和往日不同,想法多、能力强,个个都自信十足。这样一对比,家长们的忧虑反而显得有些落后。

既然如此,各位家长们倒不如稍微放下心中对分数的执著和焦虑,在引导好孩子的前提下,多点鼓励,多给点空间,也许他们就会还你一个不一样的惊喜。

范晖帆中考改革,请拿起你的试管量杯来应战《理化生实验操作》将于2021年正式纳入我市中考科目,分值是21分

上周,《东莞市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正式公布,明确提出将在2021年对理化生实验操作进行单独考试,分值为21分。这一变动引来学生、家长和教育界业内人士的关注,虽然此项改革眼前遇到一定的困难,但教育部门表示有信心能克服硬件困难,而一线资深教师则表示该科目考的是操作,并不是实验创新,要拿高分并不难。

本报记者 范晖帆/文

根据目前公布的方案,《理化生实验操作》将于2021年正式纳入中考科目。该科目由全市统一命题,统一制定评分标准,将采用现场实验操作和计算机辅助测试相结合的考试方式。这是东莞首次在中考里加入现场实验的内容,也成为本次中考改革的一大亮点。

但与此同时,也有市民提出了自己的忧虑。在1月21日进行的“中考改革大家谈”活动上,就有一位家长代表提出:“学校的硬件条件各有不同,如何避免孩子因为学校的实验设备不同导致分数的不同?”而一位教育界业内人士则认为,这样的考法落地有一定难度,既要电脑配合,又要看学生动手,监考老师的水平和数量、实验材料的准备等都会是学校开展考试时会遇到的难题。

实验操作考试难落地

在活动现场,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也对家长代表作出了回应。该负责人表示,之所以设立《理化生实验操作》这一考试科目,主要是想培养孩子们实验操作动手的能力。关于学校设施设备水平不同的问题,市教育局也已经考虑

到了这种情况的存在,将会加强对学校实验室的配备和使用情况,并会进行日常的督查和抽检。也希望通过中考改革来促进学校完善硬件,避免学校弱化或者不重视相关课程内容。有考试作为导向,相信各个学校也会利用这三年

时间将所需的硬件设施配全。市教育局相关人士还透露,设想在

全市统一配备考点,将在三年之后,全面铺开,届时每个镇街至少会有一个理化生实验操作考点,每个考点都会有标准化的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

每个考点会配标准实验室

寒假在家也能上“名师课堂”市教育局推出寒假公益课

本周,无论是小学生还是中学生,都正式踏入了寒假。但即使寒假在家,同学们仍然能享受到“名师课堂”。日前,市教育局推出东莞学堂“名师课堂”活动,四年级以上的中小学生可以通过电脑、智能手机等终端在线听课。

本报记者 范晖帆/文

本报讯 (记者 张理萌)寒假是什么?是一学期繁忙学习过后的放松?家里厨房飘出的饭菜香?抑或是马不停蹄赶往补习班的路上?每个孩子寒假生活不尽相同,但那份萦绕心头的充实和幸福却是相似的。

根据2017-2018学年东莞市义务教育学校校历显示,2017-2018学年小学、初中、普通高中的寒假起始时间为2018年1月 28日(含当天),开学时间为2月 26日。也就意味着从本周开始,孩子们的寒假生活正式开启。

为展现孩子们丰富多彩的寒假生活,上周,“东莞日报教育学堂”微信公众号发出“晒晒我的寒假生活”征集令。无论是远足旅行还是在特长班里挥洒汗水、或者在自家附近公园里撒欢、又或者亲朋好友相聚串门儿、帮爸爸妈妈打扫卫生……家长们都可以将记录孩子寒假美好时刻的照片发至“东莞日报教育学堂”微信公众号后台。

截至1月28日活动结束当天,记者在后台看到,共收到读者发来的30余张不一样的寒假生活照片。既有全家总动员和大自然亲密接触,也有在洗碗池旁认真做家务的孩子。父母殷切寄语与孩子天真笑脸交相辉映,让寒假伊始变得意义十足。

分享寒假生活 晒出幸福滋味

▲▲一年前的你还在读幼儿园,送给你的滑板鞋还不敢玩,跌倒了还大声地哭着说:我不玩了!一年后的你已经上小学了,还自己用两天时间学会滑板鞋了!

◀都说爱做家务的男人比较靠谱,来自东城的艺博同学一直坚持自己的鞋子自己洗,自己的衣服自己叠。谢谢你为家庭多一份承担,爸爸妈妈为你打call。

◀◀寒假里,来自中堂镇的袁静瑶小朋友坚持每天跑步,偶尔去户外活动。大家可不要以为她只顾着玩哦,她的学习也没放下,不仅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坚持每天看课外书,她还感受到劳动的快乐,主动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大家都说她进步了!

▲▲来自万江的周俊毅和小伙伴们穿上迷彩服来自万江的周俊毅和小伙伴们穿上迷彩服!!我是小小兵我是小小兵,,强军梦从娃娃抓起强军梦从娃娃抓起,,每每个少年都有一个军人梦个少年都有一个军人梦,,瞧瞧,,有点范儿吧有点范儿吧!!

市教育局回应

担忧

漫画/苏连娇

■名师在录制网络课 受访者供图

Top Related